日前,首批10只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标志着全面注册制在A股顺利落地,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
试点注册制四年多来,我国资本市场走过了一条试点先行、先增量后存量、逐步推开的改革路径,先后在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试点注册制,推进一揽子改革,打开了发展新局面。2023年2月17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规则发布实施,不到两个月时间,10家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顺利完成审核平移、发行承销,实现上市交易。
归位尽责成为应有之义
对于这四年间A股市场发生的变化,市场参与者的感触最深。
在申万宏源党委委员、证券公司副总经理、执委会成员、投行委主任张剑看来,四年来,注册制从根本上对市场生态进行了重塑。首先是调整了政府与市场关系,企业能否实现IPO的选择权交给了市场投资者,上市标准将以企业实现市场化市值为核心,重点判断企业未来的价值成长预期。这一转变将持续督促中介机构提升内功,不能适应新执业理念并完成转型的中介机构很可能会迅速掉队。其次是监管思路的进一步明确。“申报即担责”等监管原则表明注册制带来的是更严格、更合理的监管环境,注册制绝不代表放松质量要求,想发即发。三是退市制度的日趋完善加速形成上市资源的优胜劣汰。全面注册制的落地以及退市制度的持续优化,将加速质次公司的退市出清。四是证券市场业务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机遇。本次改革大幅优化了发行上市条件,为市场提供了增量资源;统一了注册制度,给投行业务开展提供了便利性;完善了发行承销机制,持续深化了市场化博弈、使价值发现更加充分。
富国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陈杰认为,一方面,注册制丰富了市场生态。医药生物、半导体、计算机等行业中很多前景广阔、质地优良,但短期无法实现盈利的企业得以上市,在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宝贵资本的同时,也让二级市场投资者能够分享成长回报。另一方面,注册制也提升了A股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陈杰表示,注册制下,新股上市不再按照固定的估值倍数发行,而是市场化询价发行,打破了上市N连板、“打新”必赚钱的神话。在其看来,这既遏制了非理性的“打新”资金无序发展,也将倒逼市场投资者不断提升自己的投研能力和资产定价能力,使整个市场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与此同时,“把选择权交给市场”的核心目标,也让市场各主体各司其职、归位尽责成为此次注册制改革的应有之义。
南方基金首席投资官茅炜亦有类似观点:“全面注册制实施后,买者自负的基本原则将得到更好的践行,炒小炒新炒壳等A股陋习将得到进一步抑制。与此同时,高效优质的信息披露将成为上市公司做好投资者关系的重要抓手。”
市场生态迎来深刻变革
作为连接资本市场与实体企业的桥梁,金融中介正面临着一场深刻变革。
全面注册制下,上市标准和发行人走向多元化,发行承销要平衡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这对券商投行的资产价值甄别和发现能力、定价承销能力、高质量的项目执行能力、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投行从项目获取、研究定价、发行承销到投后辅导等一系列的业务逻辑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乃至需要自上而下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张剑表示,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把企业上市、定价的选择权交给市场,监管部门不再对企业的投资价值作出判断,中介机构的责任前所未有地被加强和压实。“对于我们券商而言要谨记两点执业要求,一是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二是中介机构要承担把关的责任。这两点在全面注册制落地背景下愈发体现了其对于投行业务的指导意义,同样也对投行的各项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金公司投行部负责人王曙光表示,全面注册制推动投行业务转型,以综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注册制下,投行通过不断提升保荐、定价、承销能力,推动业务专业化、市场化、综合化。IPO作为投行客户服务的切入点,可带动再融资、债权融资、并购重组等投行业务,也可协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创造业务机会。
国寿股权公司管委会主任张蕾娣认为,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推进全面深改的“牛鼻子”工程,也是一场水到渠成的改革。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定价更加市场化,一二级市场价差逐渐缩小。本次改革将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的发行效率和企业上市可预期性,为创投机构提供更为宽阔的退出路径。
另外,市场普遍认为,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专精特新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全面注册制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提高了审核发行效率,放宽了对于盈利的要求,代表技术升级、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大政方针的新兴科技板块将直接获益。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点,也将进一步加快创新资本形成,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