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今天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制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正式文件,标志着注册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标志着注册制推广到全市场和各类公开发行股票行为,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内的各市场板块,全部实现注册制;从业务范围上,除了覆盖所有公开发行股票行为外,发行优先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存托凭证等,也将实行注册制。
针对注册制带来的变化,市场上的讨论比较多,我们选择了十个行业与市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证监会和三个交易所出台的多份文件,邀请多位行业从业者、金融学专家进行解答。
注册制与核准制有哪些区别?
证监会表示,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与核准制相比,不仅涉及审核主体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充分贯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
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表示,注册制改革的核心是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上市的发行、定价等环节上,如何让市场发挥更大的效应、将企业发行的权利交还给企业和市场、将定价的权利交还给投资者,这些是注册制的本质,也是它与此前核准制的最大区别。
事实上,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使股票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也正是实施全面注册制希望达到的重要目标。
据了解,目前包括证监会和三地交易所在内的多个部门,正在针对全面注册制的制度建设与流程安排,进行包括机构调整、职能交接、电子系统升级等一系列过渡衔接,力争稳步推动改革进程。此外,三地交易所的上市审核委员会和重组审核委员会将正式开始履职。
注册制后交易所承担哪些责任?
注册制实施的是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注册两个环节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审核注册架构。注册制改革的全面启动下,沪深主板市场的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的审核程序将从此前的发审委移向交易所层面,主板市场的发行上市条件得以进一步优化。
交易所承担全面审核判断企业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责任,并形成审核意见。审核过程中,发现在审项目涉及重大敏感事项、重大无先例情况、重大舆情、重大违法线索的,及时向证监会请示报告。证监会对发行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板块定位进行把关。
证监会表示,这次改革有助进一步明晰交易所和证监会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监管和执法,提高审核注册的效率和可预期性。同时,加强证监会对交易所审核工作的监督指导,切实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
让股票发行更透明,证监会和交易所都做了什么?
证监会表示,在未来,审核工作主要通过问询来进行,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同时压实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内容、过程、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公权力运行全程透明,严格制衡,接受社会监督,与核准制有根本的区别。
在交易所层面,目前沪深交易所将原来试点阶段对发行上市审核程序、机制和信息披露等业务的要求复制推广至主板,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发行上市审核具体安排,制定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等业务的审核规则,并制定配套业务指引、指南。特别是对统一审核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要求、压严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提升审核透明度等进行了专门要求。
此外,证监会表示,伴随着注册制下公权力链条的延伸,也产生了新的廉政风险。证监会党委、驻会纪检监察组对此高度重视,坚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有力举措,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底,用严的纪律为注册制改革保驾护航。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会有什么影响?
股票发行注册制,从科创板这块“试验田”起步,到创业板、北交所,增量与存量改革稳步推进,再到现如今,全面在资本市场各板块实施,经历了四年多的发展与完善过程。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制,我国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三板所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将更加清晰,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推动着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再次提升。
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陈雳表示,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各板块的定位愈发清晰,主板定位于大盘蓝筹,科创板定位于“硬科技”,创业板定位“三创四新”。与此同时,注册制的相关配套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各板块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转板、分拆上市、并购重组等加强联系,这就使得资本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专精特新、行业龙头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传言注册制会带来大量新股发行上市,这种说法准确吗?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注册制改革不会马上带来上市公司数量的攀升,而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认为注册制就是上市放水了,就可以浑水摸鱼了,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
全面注册制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让那些有发展潜力、自身基本面比较出色的企业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上市,用市场化机制衡量,中国好企业的数量、风险等不会有明显变化。效率提升并不意味着会降低质量,企业浑水摸鱼上市的难度也变得更大了一些。
注册制改革最大的变化是交易所在审核过程中的方法会发生变化,比如关注焦点会发生变化,是否满足上市条件和发行条件,通过信息披露和问询将IPO的整个流程变得更透明、更可预期。
刘俏表示,注册制对上市企业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更多是要求企业提供真实的信息、符合上市发行条件等基本要求,至于对估值、对上市之后的价格表现、对企业基本面等,更多由投资人进行判断。跟风炒作这种交易行为或会慢慢改善,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会上升,机构之间也有竞争,也会有分化,这也将促进中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注册制会对目前已经上市的企业有哪些影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从国外上市制度的经验来看,1980—2018年,美国所有的市场,所有上市企业的数量是2.6万家,同时这段时间退市的企业是1.4万家,这是大量的优胜劣汰的过程。对比中美资本市场的IPO数量与退市企业数量会发现明显的不同,中国A股超过5000家企业,至今退市企业也只有200多家。尽管我国并不会像美国一样出现很高的企业退市比例,但可以预见注册制改革下企业退市将逐步常态化。
此外,刘俏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企业会逐渐分层,这也符合未来资本市场改革的基本方向,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上市和退市制度的结合,使资本市场有一种生生不息的能力。随着行政层面的影响减少,信息披露逐渐规范,一批好企业会脱颖而出,不仅能给投资者带来很好的回报,也能经受住各种因素冲击而保持相对稳定的市场估值,股价不会剧烈震荡,对股市起到稳定器作用。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投资偏好和对风险忍受程度,选择合理企业投资,最后能获得一个比较合理的回报。
招商证券(13.980, 0.00, 0.00%)投行委员会股权业务负责人王炳全表示,更深一层看,全面注册制不是单纯把门打开,实际上是在通过市场博弈来甄别和筛选出优质上市公司。虽然短期内或许不太明显,但长期而言优胜劣汰必将成为大势所趋,届时不仅会有更多被动退市的案例,也可能会有主动退市的情况出现。
事实上,看一个资本市场好不好,主要看是否有一批具有“抗跌性”的企业,在熊市表现依然很稳定的企业。分化出来的优秀企业,最终体现在整个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体系之中,可以形成有效的价格来引导资源有效配置,会让资本市场在未来充满活力。
对中介机构来说,全面注册制后将会带来哪些变化?
目前证监会和交易所都对“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做出了明确要求。总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将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受理即担责”调整为“申报即担责”,进一步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引导市场各方归位尽责;进一步明晰中介机构责任,将保荐人对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全面核查验证”要求调整为“审慎核查”;总结实践中运行效果良好的现场督导制度,扩大督导对象范围,由保荐人扩展至相关证券服务机构,并明确其配合义务;为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更好地履行责任,在审核规则中进一步明确审核过程中的日常工作措施等。
针对监管机构的新要求,招商证券投行委员会股权业务负责人王炳全表示,在全面注册制改革之下,保荐机构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型,注册制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基本原则,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保荐机构的“看门人”责任。在此背景下,充分保障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是保荐机构的首要任务。此外,随着上市公司供给不断增加,承销能力及估值定价的专业性在投行业务中的重要程度持续提高。由于注册制对不同的板块定位再次进行了明确,作为中介机构来说,要为不同板块挖掘和筛选出更多符合各自特点的优质企业。同时也对投行的价值发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炳全特别提出,目前A股市场投资者仍以广大散户为主,因此在市场发展成熟之前,投行等中介机构实际需要承担更大责任和压力,要切实履行好“看门人”责任,充分做好信息披露、保障项目质量,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王炳全表示,对拟上市公司来说,全面注册制之后,市场活力和流动性持续增强,同时极大提升资本市场融资效率,对原来无法上市融资的行业也会带来部分利好。
过去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要求比较单一且刚性,可能会导致硬科技或创新型企业占比较少。全面注册制后,中介机构对企业的科技属性、行业地位的甄别和关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调整,随着上市条件越发多元,各类优质企业涌现而出,提升相关细分行业的交易活跃度和市场认可度,由此引导整个社会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助力宏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据了解,目前仍有一批拟上市企业是采取审核制申报材料,在过渡期,这些企业的申报材料将会如何处理?
招商证券投行委员会股权业务负责人王炳全表示,主板注册制之后除了新申报企业,还存在着众多目前已申报需要平移至注册制的企业。此次注册制改革,证监会对主板不同审核阶段的企业都做出了过渡性的安排。
主要涉及三类主板IPO企业:(1)在审企业将平移至交易所审核;(2)已过会但尚未拿到批文的IPO公司可自主选择,可以继续按照现行规定推进行政许可程序,也可以申请暂停,等待全面实行注册制;(3)已拿到批文的IPO企业发行承销工作则按照现行相关规定执行。
对于主板再融资和并购重组项目过渡期的安排,证监会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全面注册制,是否会终结主板“打新”神话?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打新”在中国看似特别“流行”的原因,因为它基于一个扭曲的定价逻辑——股票折价发行。特别是在核准制模式下,市场信息不对称比较严重,市场定价的权重比较低,导致发行价格会被低估,与发行第一天的市场交易价格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就会实现较高涨幅。
实行注册制之后,并不是说股票第一天就不涨了,短期不好讲,甚至可能会更火爆,但长期来看,因为上市过程变得更透明、结果更可预期,信息不对称程度会下降,有助于IPO价格更好反映企业基本面,估值合理的话,打新现象火热程度会相对减弱。
对于IPO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未来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估值会更趋于合理,对于提升资本市场效率、更好引导资源配置、更好发挥价格发现功能都是有好处的。
如何看待“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日涨跌幅继续保持10%不变”的制度安排?
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表示,本次主板注册制改革规定,在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日涨跌幅继续保持10%不变。这项制度有助于发行价格和二级市场价格的迅速接轨,更好地实现市场的定价功能。另外,对于主板三千多家上市公司,10%的涨跌幅限制,基本也能够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根据中国结算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末,我国A股投资者已达到2.12亿。专家表示,实行全面注册制,一些市场规则随之调整,这都需要投资者在决策中格外重视。
招商证券投行委员会股权业务负责人王炳全表示,全面注册制之后,其实一些相关制度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包括上市的一些条件发生变化,交易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退市制度也是强化了。个人投资者还是要慢慢学会去分析企业的基本面,去看企业的长期发展。要去做价值投资,分享企业成长红利。不去进行一些短期炒作。